美国芯片巨头英特尔与中方合作 在深圳新建芯片创新中心

据香港《南华早报》报道,英特尔与深圳合作,建立新的芯片创新中心以加深关系。
q
尽管华盛顿对半导体企业施加了越来越大的压力,要求它们减少与中国的交易,但美国芯片巨头英特尔公司仍将通过在深圳设立一个新的创新中心,来加强与中国的商业关系。这个中心旨在帮助中国国内的初创企业。
q
根据该中心官方微信账号发布的消息,这家美国芯片巨头同深圳市南山区政府7月29日启动了英特尔大湾区科技创新中心。该中心将聚焦人工智能、芯片应用开发、边缘计算、数字化发展等领域。
q
根据声明,该创新中心依托南山区的区位、产业及政策资源优势,整合英特尔的创新技术、全栈产品组合和开放的生态系统,汇聚广大合作企业的创新活力,致力于成为国内领先、国际一流的创新高地。
q
英特尔公司首席执行官帕特里克·格尔辛格本月早些时候结束了对中国的低调访问,这是他3个月内第二次访问中国。
q
报道称,对于深圳的这个中心,英特尔公司将与6家本土科技公司合作,这些企业都在启动仪式上与英特尔签署了协议,将建立多个联合实验室,聚焦低碳和节能的信息技术解决方案、个人电脑和服务器芯片以及智能交通等领域。
q
编辑:安妮

美国家实验室宣布在核能聚变领域取得巨大突破

(12月13日) — 据法新社报道, 美国能源部官员今天宣布,由美国政府资助的加州劳伦斯 · 利弗莫尔国家实验室(LLNL),首次成功在核聚变反应中实现 ” 净能量增益 “,即聚变反应产生的能量大于促发该反应的镭射能量。

据悉,实验向目标输入了 2.05 兆焦耳的能量,产生了 3.15 兆焦耳的聚变能量输出,产生的能量比投入的能量多 50% 以上。

美国能源部部长格兰霍姆在新闻发布会上说,这一成功将 “载入史册”。

预计,该项成果将可能帮助人类在实现零碳排放能源的进程中迈出关键一步。

核电站目前使用的核裂变,其工作原理是分裂重原子的原子核,从而释放出能量。而核聚变则使两个轻核融合在一起,形成一个更重的核。这就是为恒星提供动力的反应,包括我们的太阳。由于那里普遍存在的极端热量和压力条件,氢原子融合成了氦,在这个过程中产生了巨大的能量。在地球上,这一过程可以通过超强的激光器来实现。

编辑: 蓝天

返回主页

 

 

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行任务完成 安全返回地球

(12月4日星期天) — 据《科技日报》报道,当地时间12月4日晚20点09分,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船在内蒙古西部的东风着陆场成功着陆,三名航天员顺利出舱。

现场医监医保人员确认航天员陈冬、刘洋、蔡旭哲身体状态良好,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行任务取得圆满成功。

19时20分,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通过地面测控站发出返回指令,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船轨道舱与返回舱成功分离。此后,飞船返回制动发动机点火,返回舱与推进舱分离。返回舱成功着陆后,担负搜救回收任务的搜救分队及时发现目标并抵达着陆现场。返回舱舱门打开后,医监医保人员确认航天员身体健康。

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船于2022年6月5日从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随后与天和核心舱对接形成组合体。3名航天员在轨驻留6个月期间,先后进行3次出舱活动,完成空间站舱内外设备及空间应用任务相关设施设备的安装和调试,开展一系列空间科学实验与技术试验,在轨迎接2个空间站舱段、1艘载人飞船、1艘货运飞船的来访,与地面配合完成了中国空间站“T”字基本构型组装建造,与神舟十五号航天员首次完成在轨交接班,见证了货运飞船与空间站交会对接最快的世界纪录等众多历史性时刻,并利用任务间隙,进行了1次“天宫课堂”太空授课,以及一系列别具特色的科普教育和文化传播活动。

陈冬成为中国首个在轨驻留时间超过200天的航天员。

编辑:蓝天

返回主页

元宇宙 离我们到底有多远?

网络截图

刚刚过去的2021年,被看作是元宇宙元年。一些人相信,互联网的“转型窗口期”已经开启,而转型的方向,就是元宇宙。

科幻作家刘慈欣被称为“中国第一位元宇宙架构师”,前不久,网上流传着“刘慈欣怒怼元宇宙”“刘慈欣称元宇宙将引导人类走向死路”的消息。谈及这些传闻,他对中青报·中青网记者说:“没说过。此前,我没有对元宇宙发表过评论,我不是很了解这个, 觉得这里面没有什么新的东西。”

谁真正了解元宇宙?

何展是英伟达中国区一位业务发展经理,他所负责的实时仿真和协作平台被看作是连接虚拟世界和现实世界的“数字虫洞”,也有人将其称为通往元宇宙的“管道”。何展并不认为自己了解元宇宙,但这一概念走红后,他的工作量却是实实在在增加了两三倍。

廖勤樱是微软云计算与人工智能事业部语音组首席产品经理,前不久,她所在团队帮助打造的虚拟艺人推出最新单曲,引发关注。不少人认为这项工作颇具元宇宙范儿,廖勤樱作为当事人却表现得比较冷静,在她看来,元宇宙是语音技术的应用场景之一,不管外界的潮水怎么涌动,他们要做的还是把技术和市场做好。

在科幻和科技人士之外,普通人又将如何与元宇宙发生联系呢?有人调侃说,如果不打游戏、不被诈骗,可能暂时就不会发生联系了。是这样吗?

设计虚拟形象月入5万元,社交元宇宙初现端倪

虚拟人被认为是元宇宙的标志性要素之一。设计虚拟形象的人,被称为捏脸师,这也被看作是带头冲进元宇宙的一个新职业。

毛万金就是一位85后兼职捏脸师。2021年,随着“元宇宙第一股”Roblox在美国纽交所上市、扎克伯格宣布Facebook转型元宇宙公司,网上有关元宇宙的消息明显增多,元宇宙的风也吹到了毛万金的身上。

在江苏做皮具定制师的毛万金,因在某社交软件平台兼职“捏脸”,最多的一个月增加收入5万余元。他说:“(兼职)比我工资高。我当时跟我老板开玩笑说,我可能要辞退他了。”

按虚拟头像约30元的平均售价来算,该平台当月有超过1600人购买了毛万金设计的作品。“数量太庞大了!”接受中青报·中青网记者采访时,这个计算结果把他自己也吓了一跳。

2018年,与相处8年的女友分手后,毛万金无意中走进了这家网络社交平台。起初,他只把“捏脸”当成交朋友的纽带,但随着作品越来越受到认可,“捏脸”成为他自我表达的精神寄托。他说:“通过创造这些形象可以表达自己的感受,让别人理解自己。”

虚拟形象的表现力会被谁重视呢?一个可能的答案是,Z世代。

1995年到2009年出生的人被称为Z世代。毛万金所在社交平台的副总裁、产品负责人车斌介绍,该平台目前近3400万月活跃用户中,大部分是以Z世代为代表的年轻人。该平台数据显示,热衷购买虚拟头像的消费者主要来自一二线城市,占比超过44%;18至27岁的用户占比达50.4%。

“为了去除颜值压力,我们不支持用户使用真实照片当头像。”车斌说,“Z世代又是高度追求个性化的一代人,怎么可能会愿意用千篇一律的头像呢?那多不酷啊!”随着虚拟头像的需求和供应双双上升,该平台目前约有80位像毛万金这样的签约捏脸师。

因为“捏脸”,毛万金结交到不少志同道合的网友,他感到“邻里之间的热络感”重回生活。“就像以前在农村,大家都爱串门儿一样,在线上看到哪个朋友开了‘捏脸’主题的语音房,就想过去看一下。”毛万金说。

在他看来,在这个网络空间中,大家更倾向于选择相信彼此所展现出来的虚拟形象,“你可以成为你想成为的人”。他有一个“流量信任”理论,认为流量会筛选出“真相”,“一个人能在这里待住就待住了,待不住就走了”。

现在,毛万金和身边的网友觉得,线上关系并非线下关系的补充,线上关系“既不排斥、也不强求”转化为线下关系。

毛万金认为,这种线上相处模式就是他想象中的元宇宙模式。从网络社交的角度来看,他甚至一度疑惑,自己好像已经生活在元宇宙那个概念里了。

车斌说,正是看到这种异于传统的人际交往需求,他的团队探索了未来社交的场景和应用,并在2021年年初提出要打造“社交元宇宙”。他说:“不论现在元宇宙概念火爆与否,都不影响我们对未来社交进行思考和探索”。

元宇宙敲锣打鼓之前,科技已悄然上路

前不久,微软首席执行官萨提亚在谈到该公司的元宇宙平台时表示:“今天我们展示的只是开端,现在元宇宙这个新平台、新应用程序,与我们在20世纪90年代初谈论网络和网站时无异。”

在一些科技界人士看来,元宇宙这一概念,更像是需求牵引着技术一路走到今天,“有人给这条路插了一个路标,上面写着前方是元宇宙”。或许普通公众更应该关注的是,这一前进方向将如何改善现实生活。

廖勤樱说,此次用于打造虚拟艺人的语音合成技术,微软已经有近30年的积累。2018年,该团队实现了端到端深度神经网络语音合成产品化的技术突破。在她看来,这一突破,让降低该技术的使用门槛成为可能,相当于在人工智能“平民化”的道路上又迈出了一步。

要让虚拟声音“从无到有”,需要先给人工智能寻找一个学习和模仿的对象——一个真人。廖勤樱介绍,以往的主流语音合成技术,比如拼接合成法,往往需要发音人提供超过10个小时的稳定录音,录制时间前后可达两三个月。而最新的深度神经网络计算机合成技术,可将这一成本缩小到十分之一,甚至二十分之一。这有利于让技术触达更多人。

她透露,该团队正在尝试用这项技术,帮助渐冻症患者在彻底失声之前,提前保留下自己的声音。

何展认为,技术之所以在朝着3D虚拟世界发展,是因为它能够回馈现实社会,提升人们在现实社会中的生产、生活品质。

虽然何展的业务量被元宇宙概念拉升,诸如银行、金融机构、电信公司等非传统合作领域的公司纷纷前来咨询,但他并不愿意把Omniverse平台包装成实现元宇宙的工具。他说:“我们更乐见于大家关注技术本身,而不是关注概念。”

英伟达高级解决方案架构师宋毅明解释,基于强大的算力,该平台的通用场景描述技术,可以将现实世界的场景“传递”到虚拟世界中,从而帮助大家在虚拟世界中解决现实问题。

何展举例说,基于该平台,爱立信公司正在采用数字孪生方法,模拟5G基站与城市环境之间的作用,更好地布局5G基站的位置;近期,美国某地的火灾预防与控制部门,决定使用该平台的人工智能和数字孪生模拟技术,实现火情可视化,预测火情的发展。

普通人如何不被割韭菜,神话往往都是假话

不过,在技术耐心迭代的时候,资本已跑出了加速度。这对于有意搭乘元宇宙发展快车的普通人来说,机遇与风险并存。

清华大学新闻学院教授沈阳将资本对元宇宙的态度分成三类:理性、泡沫、诈骗。

首先是专业机构和个人的部分理性投资,这部分资金流向了掌握关键技术的企业。

第二种是泡沫资本非理性的、甚至是带有炒作性质的追捧。想避开泡沫,就要看看它以前做成过什么,是不是这次还能做成,如果一家公司以前什么也没做成过,现在看来也不具备做成的条件,那就需要警惕。

第三种则是诈骗行为。无论是“用后入场的资金填补前面窟窿”的元宇宙区块链游戏骗局,还是打着元宇宙虚拟房地产名义进行的炒作和投机行为,沈阳都将其诈骗原理统称为“击鼓传花”。在这种情况下,“普通人很容易被割韭菜”。

他给出建议,首先要培养风险感知的能力,从正规渠道获取信息;同时要善于学习,可以先体验一下虚拟现实技术,找找感觉;最重要的是,凡是涉及“要掏钱的事情”,一定要慎重。他提醒大家:“不要相信一夜暴富的神话,神话往往都是假话。”

来源: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张茜

责编: 蓝天

返回主页

科技创新世界潮 量子技术改变世界的四种方式

图片来源:科技日报/视觉中国

美国计算机巨头IBM近日宣布研制出一台能运行127个量子比特的量子计算机“鹰”,这是迄今全球最大的超导量子计算机。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此前曾推出62个量子比特可编程超导量子计算机原型机。世界各地的政府和组织正在源源不断地增加在量子研究和开发领域的投入。

量子计算机最基本的信息单元是量子比特。不同于电子计算机的基本信息单元比特只能是0或1,量子比特可以同时是0和1,所以量子计算机性能更强大,且增加量子比特数可使其性能呈指数级提升,这也是量子计算机“引无数英雄竞折腰”的重要原因之一。

西班牙著名物理学家胡安·伊格纳西奥·西拉克指出,量子计算机领域的进步为金融、医药等领域的革新提供了一片充满可能性的蓝海。美国《福布斯》双周刊网站为我们列出了量子计算机改变世界的4种方式。

促进新药和新材料研发

凭借其极高的处理能力,量子计算机将能够通过量子模拟同时研究多个分子、蛋白质和化学物质——标准计算机目前无法做到这一点,从而使科学家们能比现在更快、更高效地开发新药。

例如,瑞士制药公司罗氏希望借助量子模拟来加速药物和疫苗的开发进程,以应对新冠肺炎、流感、癌症等疾病,甚至有可能治愈阿尔茨海默病。此外,量子模拟还可以取代实验室实验,降低研究成本,甚至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对人体和动物试验的需求。

此外,2021年初,德国制药公司勃林格殷格翰宣布与谷歌量子人工智能合作,共同研究和实施量子计算在药物研发中的应用,特别是在分子动力学模拟方面。

另据西班牙《世界报》网站11月16日报道,伊格纳西奥·西拉克表示,可以利用量子计算机研发在今天看来不可能实现的化合物,如能源密集程度较低的肥料等。如IBM等公司正在使用量子计算机塑造新分子,以“模拟大自然将土壤中的氮转化为富含硝酸盐肥料的能力,进而减少化肥对环境的影响”;而谷歌公司正在与大众集团的信息技术部门合作,利用量子计算机帮助后者研发新材料,特别是电动汽车用高性能电池。

在金融领域“大显身手”

量子计算机可以为金融业带来巨大的潜在利益——从更深入的分析到实现更快的交易等等。事实上,许多主要金融机构正在想方设法借助量子计算促进贸易、交易和数据传输速度。

比如,IBM和摩根大通等银行一直在试验量子技术,希望借此优化交易策略、投资组合、更好地进行资产定价以及风险分析等。此外,去年西班牙金融量子计算技术研发商Multiverse Computing宣布与美国量子计算初创公司IonQ建立合作伙伴关系,将使金融服务机构能够使用IonQ量子云平台,比之前更准确、更快速地进行风险估值、投资组合优化、资产管理、欺诈检测模拟等。

量子计算机在金融领域的另一个潜在应用是金融建模,对于世界各地的金融机构来说,能更好地进行金融建模意味着更低的处理成本和更快的交易速度,这是一种双赢。

助应对气变“一臂之力”

越来越多专家把注意力转向利用量子计算机解决我们这个时代最大的挑战之一:气候变化。

首先,量子计算机的整体能耗将低于传统计算机。例如,D-Wave的2000Q量子计算机的能耗比IBM的“顶点”(Summit)超级计算机低4个数量级,后者是世界上最强大的计算系统之一。同样地,美国橡树岭国家实验室的科学家计算出,量子计算机有可能将能源使用量降低100多万千瓦时。

此外,专家预测,量子模拟还有助于各国实现联合国的可持续发展目标。

例如,量子计算机可以加速发现新的二氧化碳催化剂,确保二氧化碳更有效地循环,同时产生有用的氢气、一氧化碳等气体。同时,量子模拟也有助于造出更高效的电池、更好的太阳能电池或风力涡轮机材料,甚至是用于实现碳捕获技术的、吸收性更强的催化剂。在农业方面,量子模拟可以显著降低制造肥料所耗费的电能,而肥料占全球能源耗费的比例高达2%。

量子安全应予以重视

《福布斯》杂志网站在报道中指出,尽管量子计算机会给人类带来巨大的好处,但同时也可能会带来风险。

比如在信息安全领域,量子计算机将有能力突破目前人们保护信息时广泛依赖的公钥加密,这意味着数据无论现在多么安全,未来在量子计算机面前可能都不堪一击。对于任何需要保护敏感信息的组织来说,这是一场灾难。

尽管各国政府和企业对量子计算机投入了大量资金,但对量子安全的投入却很少,而量子安全对于我们迈入量子时代至关重要。幸运的是,美国国家标准与技术研究院(NIST)目前正在对后量子密码术进行标准化。据NIST称,新标准将于今年年底公布。

虽然量子计算机为我们的未来描绘出了一副美好的蓝图,但伊格纳西奥·西拉克明确表示,必须摒弃量子计算机投入实用指日可待的想法。他说:“我们确实已经研制出了第一批原型机,但其规模仍然非常小,且功能并不强大,只是跨出了第一步。”

来源: 科技日报 作者: 刘霞

责编: 蓝天

返回主页

 

解码元宇宙 为何要关注它?

原标题:什么是元宇宙?为何要关注它?—— 解码元宇宙

科技企业和投资人士纷纷加入,元宇宙相关概念受到资本市场热捧,一批大型企业纷纷宣布布局元宇宙市场……近来,元宇宙成为科技和资本领域的热点话题。什么是元宇宙?为何要关注它?记者采访了相关企业和专家,一起来解码元宇宙。

什么是元宇宙?

元宇宙始于1992年国外科幻作品《雪崩》里提到的“Metaverse(元宇宙)”和“Avatar(化身)”这两个概念。人们在“Metaverse”里可以拥有自己的虚拟替身,这个虚拟的世界就叫作“元宇宙”。

清华大学新媒体研究中心执行主任沈阳表示,元宇宙是整合多种新技术而产生的新型虚实相融的互联网应用和社会形态,它基于扩展现实技术提供沉浸式体验,以及数字孪生技术生成现实世界的镜像,通过区块链技术搭建经济体系,将虚拟世界与现实世界在经济系统、社交系统、身份系统上密切融合,并且允许每个用户进行内容生产和编辑。

“元宇宙本身不是一种技术,而是一个理念和概念,它需要整合不同的新技术,如5G、6G、人工智能、大数据等,强调虚实相融。”沈阳说。

沈阳介绍,元宇宙主要有以下几项核心技术:一是扩展现实技术,包括VR和AR。扩展现实技术可以提供沉浸式的体验,可以解决手机解决不了的问题。

二是数字孪生,能够把现实世界镜像到虚拟世界里面去。这也意味着在元宇宙里面,我们可以看到很多自己的虚拟分身。

三是用区块链来搭建经济体系。随着元宇宙进一步发展,对整个现实社会的模拟程度加强,我们在元宇宙当中可能不仅仅是在花钱,而且有可能赚钱,这样在虚拟世界里同样形成了一套经济体系。

为何要关注元宇宙?

每一项技术的迭代和革新,都将意味着一个新的契机、新的挑战,同时也是一个新的开始。

近日,业界面对元宇宙践行了一系列的动作,包括脸书(Facebook)对外公布更名为“Meta”,来源于“元宇宙”(Metaverse)。这样一家大型互联网企业决定更名,从侧面昭示了元宇宙已真真切切地临近,现实社会与虚拟世界同构的时代正在呼啸而至。

当前,互联网发展的主要瓶颈是内卷化的平台形态,在内容载体、传播方式、交互方式、参与感和互动性等方面长期缺乏突破,导致“没有发展的增长”。

技术渴望新产品、资本寻找新出口、用户期待新体验,有专家分析指出,元宇宙就好比是一个具身性的互联网,在元宇宙你不是简单地再去浏览内容,而是身处在内容之中。从互联网1.0、2.0再到移动互联网,元宇宙可能是接替移动互联网的下一个新的互联网时代。

由于在游戏领域的应用,有一部分人认为元宇宙就等同于电子游戏和虚拟世界。对此有专家表达出不同的看法,元宇宙不能简单等同于电子游戏,也不能等同于虚拟世界。它是创造性游玩、开放式探索、与现实连通。

近年来,百度依托包括智能视觉、智能语音、自然语言处理、知识图谱等在内的一系列领先的人工智能技术能力,借助百度推出的虚拟现实内容平台、虚拟现实交互平台,元宇宙世界内容的制作成本将迎来大幅的降低,并推动硬件消费体验的升级和内容生产效率的提升。

“元宇宙将成为平行于现实世界的人类第二空间。”百度副总裁马杰认为,元宇宙本质上是对现实世界的虚拟化、数字化过程,需要对内容生产、经济系统、用户体验以及实体世界内容等进行大量改造。但元宇宙的发展是循序渐进的,是在共享的基础设施、标准及协议的支撑下,由众多工具、平台不断融合、进化而最终成形。

元宇宙还有哪些方面值得关注?

元宇宙的概念想要成真,涉及的不仅是画面,还要解决多人互动的诉求。不同于传统的网络游戏、在线会议,元宇宙的高实时性、高互动性和高沉浸感要求虚拟空间需要能够容纳数以万计、甚至数以亿计的用户实现同时交流。

元宇宙的发展过程中,也将遇到价值伦理、虚拟空间管控等新问题,需要监管部门进一步进行规范。中国艺术研究院副研究员孙佳山认为:“当现实空间遇到虚拟空间,除了要关注技术发展带来的变革,更需关注‘价值’本身的意义,要将有序的政策监管纳入其中,保障行业健康有序发展。”

现阶段,元宇宙仍是一个不断演变、不断发展的概念,不同参与者也会不断丰富它的含义,需要警惕资本绑架、伦理风险、立法监管空白等问题。

“有一部分公司蹭元宇宙的热度开始圈钱,还有的把什么东西都往元宇宙里面装,这些现象值得关注。大众也好,资本也好,大家都需要保持理性审慎。”沈阳告诉记者,这个过程中,要等待或进一步推进关键技术的发展,对于元宇宙中出现的泡沫、负面问题,需精准治理。

“元宇宙是一种未来,一种很大程度上会实现的未来,而现在正是一个可以占据主动权的最佳时机。”马杰说,想要在最短时间内实现它,还需要整个社会的有机配合,无论是科技公司、内容公司还是资本,都需要从底层技术出发,找到内容生态系统的突破口。

来源:新华社  作者:记者 胡喆 温竞华  编辑:李嘉扬
责编: 蓝天

中国“十三五”科技创新成就展登陆北京展览馆

“九章”量子计算原型机,“嫦娥五号”和“奋斗者”号全海深载人潜水器等国之重器,VG70呼吸机等一批科技抗疫成果,国家速滑馆(冰丝带)和国家跳台滑雪中心模型……10月20日,记者从科技部获悉,以“创新驱动发展 迈向科技强国”为主题的国家“十三五”科技创新成就展于10月21日-27日在北京展览馆举行。展览集中展示“十三五”以来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科技工作重大决策部署,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建设创新型国家所取得的重大科技成果。

记者获悉,展览总面积21834m²,共设展项1740项,展出实物1347件、模型277件、展板933块,视频383个。现场共分12个展区,分别是总序、百年回望、基础研究、高新技术、重大专项、农业科技、社会发展、区域创新、改革(人才)、开放合作、科普等展区。既展现了一大批高精尖的重大科技成果,又体现了科技支撑高质量发展的新成效;既有实物、沙盘和模型,又采用了虚拟现实、全息影像等新颖的互动展示方式。

据介绍,本次展览聚焦“十三五”期间我国在基础前沿、战略高技术和社会民生领域取得的一批重大成果。面向世界科技前沿,展示 “解密衰老”、“天机”类脑芯片等基础前沿的重大突破,以及散裂中子源、“慧眼”望远镜卫星等科学装置;面向经济主战场,重点展示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开放创新平台、“京华号”国产最大直径盾构机、煤经合成气直接制高值化学品等;面向国家重大需求,展现中国空间站模型、火星车等国之重器;面向人民生命健康,重点展示一体化全身正电子发射/磁共振成像装备(PET/MR)、无人植物工厂水稻育种加速器,以及“科技抗疫”“科技冬奥”的最新成果。

展览还展示了北京、上海、粤港澳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以及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国家高新区建设发展成效,科技体制改革、人才队伍建设、科技开放合作和科普工作等的最新进展。

本次展览对公众免费开放。需要注意的是,展览开放时间为每日9:00—17:00(16时停止入馆),观众需提前2天通过手机微信预约参观。每天预约限额为10000人,上午、下午各5000人。

来源: 科技日报 作者: 刘垠

编辑: 蓝天

返回主页

浙大女教授胡海岚获第24届世界杰出女科学家奖

图源: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日前,第24届世界杰出女科学家奖揭晓,五位获奖者中有一位中国女科学家,她是来自浙江大学脑科学与脑医学学院教授、教育部脑与脑机融合前沿科学中心主任胡海岚教授。她因在神经科学,尤其是抑郁症方面的重大发现而获此奖项,她的工作促进了新一代抗抑郁药物的研发。

世界杰出女科学家奖由教科文组织和欧莱雅基金会于1998年设立,已遴选出122名获奖者,还在超过115个国家资助和表彰了3800余名富有潜力的青年女科学家。

此外,胡海岚教授还曾获得第12届国际脑研究组织-凯默理国际奖。

来源: 来源: 央视新闻客户端    记者 马力

责编: 蓝天

返回主页

中国科学家首次实现量子安全直接通信网络

无需密钥,即可直接在量子信道里面传输秘密信息!

记者22日从上海交通大学获悉,该校陈险峰团队和江西师范大学李渊华等人合作,在量子通信网络取得重要突破:他们利用量子安全直接通信原理,首次实现了网络中15个用户之间的安全通信,其传输距离达40公里。该研究为未来基于卫星量子通信网络和全球量子通信网络奠定了基础。相关论文发表在《光科学应用》。

量子安全直接通信网络示意图 受访者供图

量子通信包括量子密钥分发,量子秘密共享和量子安全直接通信等模式。量子密钥分发和量子秘密共享是在通信双方共享密码。现有的量子通信网络主要是基于量子密钥分发,用量子的方法在网络中分发安全密钥。目前还没有能够在网络中直接传输安全信息。2000年,清华大学龙桂鲁原创提出了量子安全直接通信,量子安全直接通信的特殊之处在于,不需要密码,就可以完成信息的安全传输。2021年《6G研究白皮书》指出,量子安全直接通信具有侦测窃听的能力,在下一代安全通信方面能够展现巨大的潜力。

近几年,量子安全直接通信发展迅速。2016年,山西大学和清华大学完成首个单光子量子安全直接通信实验;2017年,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和南京邮电大学完成了基于纠缠的量子安全直接通信;随后,清华大学和南京邮电大学完成了500米光纤传输距离的量子安全直接通信;2020年,北京量子信息科学研究院和清华大学研制成功首台具有实用价值的量子安全直接通信样机,并在中关村论坛发布会上发布。

此次,上海交大和江西师大联合团队基于量子安全直接通信原理,首先在实验中制备出时间-能量纠缠。随后利用光纤,在通信网络的15个用户之间的任意两个分发纠缠。两个用户之间的传输距离为40公里。利用和频产生器实现贝尔态分析解码,完成信息的传输。实验结果表明,其信息传输率达到了1Kbp/s。

该实验为未来通信网络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支撑,以此实验为基础,研究人员可以开展更长距离的量子通信网络研究,以及实现星地之间,乃至全球化的量子通信网络。

来源: 科技日报 作者: 张晔

编辑: 蓝天

返回主页

 

中国已开展光频原子钟研究

记者9月16日从中国航天科工集团二院203所获悉,该所已开始从事光频原子钟研究。

光频原子钟是近年来快速发展的研究方向。相对于传统微波原子钟,它利用原子(离子)在光学波段的跃迁辐射,稳定度、不确定度明显提升,可以预期光频基准钟和守时钟的发展将对下一代导航定位、时间保持等应用方向产生深远影响,将整体提升国家时频体系的守时能力,增强引力波探测等前沿科学的研究水平。

据了解,根据应用方式的不同,原子钟可分为基准钟和守时钟。基准钟是“秒”定义的复现装置,能够输出标准频率。由于对频率的极高要求,通常情况下基准钟更为复杂,并经常需要科研人员调试维护,否则难以长时间连续运行。

守时钟是实现时间连续不间断产生和保持的原子钟,它要求在工作周期内时间和频率的产生不中断、不跳变,需要具有很好的短期稳定度、长期稳定度和连续运行能力。

守时钟和基准钟协调运行,形成了当前基准钟驾驭守时钟的时间频率体系。全世界的时间标准是统一的,称为协调世界时(UTC),是通过对原子时(TAI)进行闰秒操作得到。目前国际原子时的产生与保持通过钟组实现,包括10多台基准原子钟和680多台守时原子钟。

来源: 科技日报 作者: 薛潇博 吴巍 付毅飞

编辑: 晓天

返回主页